他們用盡心思讓身邊的人高興,希望以此來避免一切麻煩,卻往往沒有勇氣表達真正的自己。
懂事的孩子長大后通常會變成“老好人”,他們的“好”并非全部來自于愛,而是出于恐懼。
這些懂事的孩子,長大后也大多難以真正地幸福。低自尊,是那些過早懂事的孩子長大后難以逃脫的現實,懂事已經成為他們討好別人的方式。
《奇葩說》中有一期是討論“沒錢要不要生孩子”,談及“懂事”。
肖驍的一段話令人啼笑皆非:
“你們別覺得懂事是一個褒義詞,人為什么懂事?是因為環境所迫,沒有別的選擇,他必須懂事。
所以呢,別人一家三口是和和美美幸福美滿的一家子,我們家是無比懂事的一家子?!?br />
在學校里,在職場中,在社會上,我們都會被要求做一個遵守規則的,懂事的人。
曾經看到過一句話:
小時候摔跤,總要看看周圍有沒有人,有就哭,沒有就爬起來;長大后,遇到不開心的事,也要看看周圍有沒有人,有就爬起來,沒有就哭。
后來才明白,他人只會在意你是否溫和、好溝通、脾氣好,但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會關心你是不是受了委屈。
對于父母而言,讓孩子懂事,其實是種殘忍的教養。愿你在幸福中慢慢成長,愿你只懂該懂的事。